近日,農業農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供銷總社等七部門聯合召開2021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視頻會議,聯合啟動2021年全國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堅決把假劣農資清出市場,讓農民用上放心種、放心藥、放心肥,護航春耕生產,確保糧食和農業豐收。
春耕正當時,農資是關鍵。能不能買到可靠、放心的農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收成。這對農民來說,是關乎收益的大事;對普通人而言,關乎能否吃好飯、吃飽飯;對國家則意味著,能否保障好糧食安全。無論從種糧個體、普通群眾還是國家大局,農資對于生產生活的意義,非同小可。因此,保駕農資就是保駕生產,這就要從農資打假入手,清除市場中的“害群之馬”。
一段時間以來,假冒偽劣農資在市場中流通的現象,并不罕見。據公安部透露,自2020年開展“昆侖”專項行動和打擊制售假劣農資專項行動以來,集中偵破制售假劣農資犯罪案件1000余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00余名,搗毀犯罪窩點500余處,打掉犯罪團伙200余個,涉案總價值17.1億元。最高法近期也發布了三起案例,有的銷售偽劣種子,有的生產、銷售偽劣產品。可以說,保障農業生產有序,護航春耕有條不紊,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穩定農資市場秩序,必須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毫不姑息。
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是一方面,保障農資供應也很重要,應該雙管齊下、雙拳發力。這就需要做好農資檢查工作,全面排查套牌生產、侵權假冒、非法添加、以次充好等問題;做好農資審批管理工作,把好審批監督關;做好農資監管工作,實行黑名單制度,讓制假售假者付出代價、寸步難行;做好打假宣傳教育工作,提高識假辨假能力,提高公眾參與度;做好供應保障工作,根據供需形勢調度,暢通物流配送,確保在打假的同時讓優質農資產品及時到村到店到戶。
農資保障工作是系統性工作。打假治理是“減法”的第一步,為農資市場和農業生產營造良好的環境;引導生產、確保供應是“加法”的關鍵一步,讓老百姓真正放心買、放心用。只有做到加減同步,堅持標本兼治、打防結合,才能從源頭、從供應鏈、從全環節確保農資不誤農時、不負農人。
春耕時節打假是階段性的,人們更期待,可以常抓、長抓。畢竟,在農資市場中,制假售假仍有利可圖,一些人仍心存僥幸,坑農害農的現象仍不時發生。因此,通過常抓不懈、久久為功,真正讓假冒偽劣產品難有銷路、無處流通,才能更好地還農民一個放心的農資市場。農資打假不成“一陣風”,農民播種時方能如沐春風。
俗話說,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如今,從南到北的春耕景象,繁忙喜人,確保農資安全到位,讓好農資“遇”沃土,生根發芽不用愁,開花結果幸福有,美好生活往前走。
攜手打造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 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8月19日至22日在寧夏銀川舉辦。本屆博覽會以“深化經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為主題。據了解,本屆博覽會總計簽約成果277個,計劃投資和貿易總額1566.7億元。圖為第五屆中阿博覽會會場外景。記者 劉 峰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