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吃青菜,買些小油菜、菠菜,再買些蒜薹,他爸愛吃。”4月12日晚飯后收拾停當,馬杏拿起手機,邊想邊選,一會兒工夫,就在“多多買菜”平臺上下單訂購青菜、蘿卜、辣椒等多種蔬菜。
第二天11時左右,馬杏散著步來到離家僅幾百米的自提點取到了菜,中午家人就吃上了新鮮蔬菜。
這是今年以來海原縣曹洼鄉曹洼村村民馬杏的日常買菜方式。“不用出村,頭天買第二天中午就能吃上菜,方便快捷。”馬杏說,“價格也比市場上便宜”。
樹臺鄉村民王燕已經好長時間沒去市場買菜了。“在手機上點幾下,不到24小時菜就到了。”除了買菜,她還購買孩子們愛吃的甜瓜、葡萄、香蕉等水果,“日用品和米面油都可以買,現在生活方式和以前確實不一樣了。”
西安鎮小河村董學琴回憶道,小時候家里買東西,要等到鄉上有集市了去趕集才能買。海原天氣冷,通常只有7月至9月才能吃到當地蔬菜。“趕集買的菜,到吃的時候有的也不新鮮了。現在網上訂購的菜一到,管理員就會在本村群里說一聲,我們出門幾分鐘就拿回來了。”
記者了解到,隨著網絡購物平臺尤其是蔬菜、日用品銷售平臺配送業務的下鄉進村,農村群眾網上購物已成常態,并呈爆發式增長趨勢。以“多多買菜”平臺為例,目前海原縣日訂單量已達上萬單。
“主要還是年輕人網上購買的多。”李旺鎮團莊村丁風華今年24歲,有2個孩子。每天照顧、接送孩子,做家務,原本就忙忙碌碌,“所以像我這樣的家庭主婦,都選擇網上購物。”丁風華說,網上買東西,貨品很齊全,價格也便宜。
4月13日凌晨3時50分,駕駛員劉小龍駕駛一輛廂式大貨車抵達海原縣海城鎮山門村“多多買菜”配送中心。該縣上萬個訂單于每天凌晨4時起,在這里進行分揀,隨后派送到各個鄉鎮、村莊。
配送中心在海原的落地,也給南華山腳下的山門村帶來很多變化。
山門村駐村第一書記王曉卷介紹,山門村主要收入來自有百年歷史的紅蔥產業,種有近7000畝,年收入達1400多萬元。為持續提高農民收入,村里多方爭取資金建設冷庫1座,采取固定資產租賃方式來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我們準備再蓋一個大庫房。”山門村村委會主任馬有貞說,今年2月,該村引進“多多買菜”租賃本村冷庫和場地后,為村里增加了商品分揀員、業務員及配送車駕駛員等30多個就業崗位。
13日5時許,記者在該配送中心庫房看到,分揀員爭分奪秒按去向認真分揀商品,直到早晨8時分揀結束。“每天干4個小時就下班了。”分揀員法玉蓉說,分揀倉庫就在家門口,每月有2000元收入,掙錢和照顧老人孩子兩不誤,“我希望這份工作能一直做下去。”
“目前每日訂單量增長很快,我們的目標是讓老百姓用優惠的價格,足不出戶就買到優質商品。”配送中心負責人馬龍表示,“同時我們也將努力讓海原農產品通過我們的平臺銷售出去,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攜手打造面向新時代的中阿命運共同體 第五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博覽會8月19日至22日在寧夏銀川舉辦。本屆博覽會以“深化經貿合作,共建‘一帶一路’”為主題。據了解,本屆博覽會總計簽約成果277個,計劃投資和貿易總額1566.7億元。圖為第五屆中阿博覽會會場外景。記者 劉 峰攝…【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