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gogo大胆啪啪艺术,a毛片免费全部播放,末成年女av片一区二区,爱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民網
人民網>>寧夏頻道>>寧夏要聞

寧夏推進“四大提升行動”綜述

細致入微的“民生答卷”

2021年08月12日08:25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初秋,走進賀蘭縣洪廣鎮欣榮村,一排排農家小院,白墻灰瓦,窗明幾凈,一條條硬化道路干凈整潔,衛生室、幼兒園、便民超市等一應俱全,一切正如村名一般欣欣向榮。

欣榮村是自治區“十二五”生態移民安置村。從2012年開始,先后有1800多戶移民分別從固原市原州區和西吉縣搬遷到欣榮村。9年來,移民們靠產業脫貧過上了新生活。

“剛搬來那幾年沒啥可干,后來村上發展起了食用菌、鮮食紅樹莓、水果番茄等果蔬產業,現在一家人都在村子附近打工,一年全家僅打工收入就有五六萬元。”今年56歲的移民仇文剛笑著說,是黨和國家的好政策,讓移民過上了好日子。

讓搬遷移民群眾穩得住、致富有保障,讓城鄉居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推進基礎教育從“有學上”到“上好學”轉變,全方位全周期維護和保障人民健康……今年以來,自治區黨委、政府以人民至上的情懷、只爭朝夕的勁頭、真抓實干的作風,大力實施百萬移民致富提升、城鄉居民收入提升、基礎教育質量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四大提升行動”,讓寧夏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幸福生活不斷升級。

多措并舉促居民增收

眼下正值黃花菜收獲的季節,靈武市郝家橋鎮涇靈村村民正在菜地里忙著采摘。微風拂過,田野間泛起金色的浪。

“我們老兩口從凌晨2點開始摘的,剛到7點采摘就結束了,掙了132元,白天還可以干其他活。”涇靈村村民高志強說。

涇靈村是自治區“十二五”時期生態移民村。今年以來,涇靈村在村級黨組織的引導下,因地制宜,以發展種植業為主,通過“村+企業+合作社”抱團發展的模式,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鏈條,帶動廣大農戶增收致富,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

百萬移民致富提升行動,聚焦“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政策性移民和自主遷徙居民,以人口規模800人以上的大型移民安置區為重點,圍繞解決好產業、就業、社會融入三件事,全力抓好產業就業幫扶、配套基礎設施、改善公共服務、整治人居環境、健全保障體系、推進文明建設6個重點,扎實推進“9+1”專項提升,突出重點、靶向治療、精準施策、整體推進,使安置區產業發展、基礎配套、公共服務、人居環境、文明建設、基層治理水平得到顯著提升,群眾生產生活條件整體提升,全面融入、深度融合、共同發展,成功創建全國易地搬遷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區,確保2021年搬遷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高于8%。

城鄉居民收入提升行動,堅持市場調節、政府調控,體現效率、促進公平,突出目標導向、問題導向,聚焦優化城鄉居民收入結構,大力實施城鄉居民收入提升行動,全面拓寬居民增收渠道,不斷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切實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努力讓全區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力爭“十四五”期間,全區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6%左右,到2025年達到3.5萬元以上。

提升教育 筑夢未來

醫療衛生和教育等民生事業是一項永恒的民心工程,沒有終點,只有新起點。

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如一個強大“內核”,帶動寧夏教育事業“高速運轉”。2016年以來,我區累計投入135億元,新建改擴建幼兒園699所、中小學校舍210萬平方米,學前教育快速發展,幼兒園從788所增加到1464所,總體翻了一番,公辦幼兒園、普惠性幼兒園占比分別達57%和89%,高標準超過國家“50”“80”的既定目標;高中教育普及攻堅計劃的實施,讓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3%,高于全國水平3.5個百分點,所有市、縣實現普及高中階段教育目標;特殊教育學校實現30萬人以上縣(區)全覆蓋,通過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特教學校、送教上門等多種方式,保障殘疾少年兒童全納教育。

當前,我區正以“行動力度”傳遞“民生溫度”,加快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以構建優質均衡的基礎教育為目標,實施基礎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讓人民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力爭到2025年,全區基礎教育發展水平、綜合實力、創新力明顯提升,主要發展指標和質量水平走在西部地區前列。

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

前段時間,西吉縣興隆鎮村民馬金富因感冒導致雙肺感染誘發心力衰竭。病發后,馬金富的家人送他到興隆鎮衛生院治療,后經西吉縣人民醫院遠程診療,建議他轉院救治。

家住西吉縣白崖鄉白崖村的70歲患者王萍花,因反復咳嗽喘息10余年,在西吉縣人民醫院住院治療好轉后出院,不料6天后,王萍花再次發生喘息,同時伴有劇烈咳嗽和氣短,再次入住西吉縣人民醫院。由于病情特殊、復雜,為了讓患者的治療方案更精準、科學,經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西吉縣人民醫院提出申請,由自治區級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專家進行遠程會診,為患者確定最佳治療方案。

這樣的會診場景是西吉縣智慧醫療建設中的一個縮影。目前,全區各地基本實現了首診在基層、小病在基層、康復在基層,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真正發揮出群眾“健康守門人”的作用。通過遠程會診、遠程心電圖等“互聯網+醫療健康”,群眾真正實現在家門口能看病、看好病,解決了患者域外看病耗時長、花錢多等問題。

全民健康水平提升行動,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衛生健康工作方針,堅持預防為主、中西醫并重,突出重大疾病防控、醫療服務水平提升和保障能力建設,加快健康寧夏建設。力爭到2025年,全區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廣泛形成,衛生健康服務能力水平明顯提升,重大慢性病、傳染病、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治,人均預期壽命提高到78.2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提高到30%,嬰兒死亡率、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孕產婦死亡率分別下降到3‰、5‰和十萬分之十四。

針對重點人群、重大疾病,我區堅持預防、干預兩手抓,實施婦幼健康篩查和重大慢病干預。目前,我區已完成農村適齡婦女“兩癌”檢查17489人,新生兒疾病篩查2.3萬余人,脫貧戶新生兒耳聾基因篩查682人,有力保障了婦女兒童健康,提高出生人口質量。

區域資源配置不均衡、基層服務能力弱一直是制約寧夏衛生健康發展的主要原因。針對這個難題,我區堅持優質醫療資源擴容,積極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衛生健康委支持,與北京大學醫學部及所屬醫院、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按照“地方政府主建,輸出醫院主營”模式,聚焦創建腫瘤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婦產兒科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落實“十四五”自治區財政預算資金1.46億元,推進自治區級、縣級醫療機構薄弱專科建設,2021年計劃建設80個薄弱專科;從2022年開始,實施婦幼保健機構能力提升項目和婦幼保健機構新生兒轉運車項目,推進全區婦幼保健機構達標;在全區97%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建設了中醫館,自2020年起至“十四五”末,每年補助2000萬元建設5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時,在13個縣(市、區)所有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和村衛生室建設基層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系統,今年年底將實現全區所有鄉村、社區人工智能輔助診斷系統全覆蓋。

吳忠市紅寺堡生態扶貧移民集中區從1998年開發至今,共安置寧夏南部山區20多萬移民。(資料圖片) 記者 馬楠 攝

(責編:閻夢婕、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