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堿地變身“金銀灘”(現場評論)
“鹽堿地能不能養魚蝦?”答案是“能”。神奇的一幕,發生在寧夏回族自治區鹽池縣的萬畝鹽堿生物科技產業園。眺望毛烏素沙漠南緣,漫漫荒原上大片鹽堿地泛著白色,近800座養殖大棚匯成“淡藍色的海洋”。挑簾一看,大棚里不是瓜果,而是螺旋藻。在這里,鹽堿地能養活南美白對蝦。
“思路一變天地寬”,鹽堿地變成“金銀灘”。鹽池縣年降水量約200毫米,蒸發量卻高達1500毫米,干燥的自然條件使這里鹽湖眾多。可鹽堿地、鹽堿水不能長莊稼,如何才能“變廢為寶”?近年來,當地立足實際,引進漁業養殖、藻類加工企業,建成養殖基地2500畝。如今,產業園實現年產螺旋藻500噸、藻藍蛋白20噸,產品暢銷國內外。事實證明,謀劃發展要因地制宜,只有善于轉變思路、主動作為,才能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實現產業良性發展,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因地制宜,就要一切從實際出發,從現有資源找出路,探尋發展“最優解”。鹽池縣有近28萬畝鹽堿地,pH值普遍在9以上。螺旋藻養殖需要高堿性鹵水,用現成的鹽堿地下水配比成鹵,取材便利;鹽池日照時間長,充足的太陽光保證了藻類生長所需熱量;鹽堿地租金便宜,拉低了場地運維成本。換個角度看,曾經制約發展的因素,也可能成為獨具特色的優質資源。
因地制宜,也應注重發掘比較優勢,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培育持久競爭力。以前,產業園的企業大多以生產螺旋藻壓片和螺旋藻粉為主,但產品品類單一、技術含量不高,面臨的市場競爭也很激烈。為提高產品附加值,一些企業引進藻藍蛋白提取技術,將營養價值最豐富的藻藍蛋白通過離心作用分離出來,生產出藻藍蛋白試劑。延伸產業鏈條后,當地不僅發揮出資源優勢,還插上了技術羽翼,為螺旋藻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打開了空間。
因地制宜,其實也是“產”“地”兩相宜。堅持綠色發展方向,走循環經濟的路子,是產業做大做強的重要保障。目前,產業園正探索把螺旋藻從大棚轉移到玻璃管道中。長達8000米的盤繞式玻璃管道,可使藻類充分接受光照,提高生長效率,更方便廢棄鹵咸水的統一處理。著眼未來,園區還將規劃建設“光藻魚碳中和一體化”示范項目,頂部利用光伏組件發電,中部安裝養殖玻璃管道及魚蝦養殖設施,底部安裝排水及污水處理設施,通過優化養殖設施空間布局,實現一體化循環養殖。
在采訪中,有人感慨:“曾經百無一用的鹽堿地、苦咸水,竟然也能創造出如此巨大的經濟效益。”沙漠和水藻的神奇結合帶來啟示:深入挖掘當地資源,大力推進技術創新,堅持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質量效益型的可持續發展路子,就能化劣為優、培優增效,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雙贏。面向更廣闊天地、更具潛力空間,因地制宜、精準施策,切實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高質量發展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
(作者為人民日報寧夏分社記者)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27日 ? 第?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