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百姓身邊的新型文化空間有里有面
① 游客在飲食文化藝術博物館參觀。
② 小朋友在航天科技館感受高科技。
③ 體驗“刮碗子”。
④ 跟非遺傳承人學習剪紙。
⑤ 在美術館體驗親子手作。
⑥ 賀蘭山天籟藝術村的涂鴉墻。
⑦ 市民驛站也成為閱讀空間。
⑧ 王偉在彈奏。
⑨ 鐘書閣也是年輕人喜愛的打卡地。
⑩ 楊達吾德(左一)教學生制作泥哇嗚。
在“最美城市書房”鐘書閣里讀書、靜坐,在興慶區大團結社區市民驛站里學習蠟染、彈會兒鋼琴,在寧夏飲食文化藝術博物館學包餃子、抓八寶茶,帶孩子在賀蘭山下山邊兒童美術館走進“魔法森林”體驗親子手作,在賀蘭縣星光村泥哇嗚非遺工坊“玩泥巴”、聽古韻回聲,在永寧縣宋澄村紅色印記主題教育展示中心聆聽紅色故事、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
近年來,銀川市立足新發展階段公共文化服務高質量發展需要,結合“城市10分鐘、鄉村15分鐘”公共文化服務圈建設,聯合多方力量,以嵌入、聯合、更新等多種方式,打造了一批特色鮮明、融入群眾日常生活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為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里”注入創新活力。
用泥巴吹出美妙音符
用泥哇嗚和陶片澆筑而成的拱形大門,用寧夏沙棗木打造的展示架……8月15日,來自四川成都近50人的研學團隊走進賀蘭縣星光村泥哇嗚非遺工坊,一進院子就被帶有濃郁西北黃土特色的泥哇嗚吸引?!拔乙郧霸陔娨暲镆娺^,這個是用泥巴做的,可以吹?!?1歲的穆彥竹說。
摔打、捏制、鉆孔……在老師的帶領下,研學團隊的孩子們學習用泥土做一個屬于自己的泥哇嗚?!拔液孟矚g它吹出來的聲音,像流星劃過夜空?!蓖蹊骱f。泥哇嗚非遺工坊的主理人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楊達吾德,平時他帶領十多名徒弟在這里制作、演奏,還帶動十余名村民在此就業。
暑期人氣旺的“最美書店”
“我從小就喜歡到書店看書?!蓖貘P鳳從中衛帶孩子到銀川玩,選擇用半天時間泡書店。8月13日是周二,但建發現代城網紅書店鐘書閣里,臺階上、樓梯拐角處、閱讀區、文創區都坐滿了人。“找回了大學時期在圖書館看書的感覺,順帶讓孩子感受一下這種氛圍。”王鳳鳳說。在這里,人們置身書海,安靜地讀書或書寫,偶爾起身去文創區逛逛,或來一杯咖啡。光線從7樓天井照射進來,縱橫交錯的書架,樹木狀的展臺設計,人們看書之余,不忘拍照打卡。
鐘書閣現代城店3000平方米的空間內藏有9萬冊圖書,把“最美場景”和“人文空間”相結合,營造出氛圍感十足的閱讀空間,同時圍繞打造多元文化空間、增加個性化多元文化體驗等設想,擴充“書店+”概念,讓書店成為以閱讀為紐帶的線下社交場所,為讀者帶來別樣的藝術視角和生活方式。
餐廳里的“飲食博物館”
“八寶茶雖名‘八寶’,但我數了一下,原料至少有12種?!?月13日晚間,甘肅慶陽游客李國成帶家人在興慶區仙鶴樓吃完餃子來到餐廳3樓的寧夏飲食文化藝術博物館,和孫女一起體驗“抓茶”的樂趣,學習了非遺仙鶴餃子的包法?!拔覀兲貏e愛吃仙鶴樓的餃子,每次到銀川都吃。還有寧夏的枸杞、八寶茶,全家人都很喜歡?!崩顕烧f。
寧夏飲食文化藝術博物館2022年底建成,在這里不但可以體驗包餃子、抓八寶茶、剪紙等非遺項目,還能全面了解寧夏特色飲食文化、地方菜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優特產等。演繹傳統文化的源流,讓這里成為學習知識、研學體驗、非遺傳承、游覽觀光、培養情操的第二課堂,使傳統文化融入生活,是寧夏飲食文化藝術博物館建設的初衷。寧夏銀川仙鶴餐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袁辰冬表示,每天都有食客來參觀體驗,在中國傳統節日期間,博物館還會組織各類文化活動,吸引了不少研學團建、非遺交流團隊?!白寕鹘y文化在這里‘活’起來,讓更多人了解并傳承下去?!痹蕉f。
傳承紅色基因 厚植愛國情懷
“歡迎大家來到紅色印記主題教育展示中心,展現在大家眼前的浮雕是1940年3月崔景岳等革命先烈重建黨組織、將中共寧夏工委設置在宋澄小學的情景?!?月14日,來自銀川、吳忠等地的軍事夏令營團隊參觀了宋澄村紅色印記主題教育展示中心和非遺展館。自治區級剪紙項目非遺傳承人任新蘭,一邊教孩子們如何剪五角星,一邊講述以崔景岳烈士在永寧縣開展革命工作及在獄中帶領共產黨人與敵人展開斗爭的故事為藍本,創作20幅“連環畫式”剪紙作品的過程。來自銀川市興慶區第二小學的李禹諾認真地聆聽講解員關于宋澄村紅色歷史的講解,他說:“崔景岳等烈士為了國家和人民,英勇奮斗,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銘記烈士的功勛,學習他們的革命精神和愛國情懷。”
永寧縣望洪鎮宋澄村是革命先烈戰斗過的地方,如今,紅色精神不斷鼓舞著宋澄村的干部群眾。2013年,宋澄小學撤并,為了保留這塊紅色陣地,永寧縣在宋澄小學原址上建起“寧夏工委紀念館暨永寧縣黨史黨性廉政教育基地”,在永寧縣文聯、文旅局等部門的協同助力下,又先后建成非遺展館、薪火傳承館、鄉愁記憶館等展館。如今,市民和游客來到這個以紅色教育和非遺體驗為主線的新型文化空間,思先烈、憶鄉愁,感受永寧這方土地上的厚重和詩意情懷。
山邊的兒童美術館
在西夏區賀蘭山下的漫葡小鎮,有一處靜謐又文藝的地方,它就是賀蘭山天籟藝術村。大幅的墻繪、涂鴉,藝術氣息濃郁的廊柱、樓梯,每天傍晚民謠樂隊的淺吟低唱,讓這里成了熱愛藝術的年輕人的聚集地。在賀蘭山書房看看書,在山邊兒童美術館看一場展,在大幅墻繪前拍張照,坐在民謠歌手對面喝著咖啡聽一首歌,生活的松弛感油然而生……
8月16日下午,朱海辰和朋友坐在山邊兒童美術館的沙畫體驗區,用沙子畫出不同的圖案,他很喜歡這種“沉浸式”體驗?!澳憧?,每個松塔都不一樣,這是獅子,這個像松鼠……”他們從平羅來銀川游玩,在美術館逛了兩個小時,在光影劇場看了小電影,在魔法森林樹屋前看到每一個松塔掛件上不同的面龐,忍不住笑起來。
這里不僅是美術館,也是展覽、互動、研學體驗的好去處。銀川市圖書館在這里設置了閱讀島,和漫葡小鎮熱鬧的街區不同,游客在這里完全屬于自己,他們可以靜下來,閱讀、做手工、看展、思考。
市民驛站也是最美空間
“紅嘴雁啊飛回蘆葦隨風擺。河對面的莎吾烈泰……”8月14日,走進興慶區銀古路街道大團結社區市民驛站一樓舞蹈室,60歲的馬小燕和簡秀蘭等人正在排練新學的廣場舞《蘋果香》。“我們就住在旁邊的前程家園,平時在這里上老年大學的課,最近放假了,就在這兒練習。”馬小燕說。
舞蹈室旁邊,社區的孩子們在航天科技館玩起“高科技”。信息智能、風力發電、太空漫步……在航天科技的星辰大海中漫游,一個個科普儀器讓孩子們眼前一亮。“早晨我在社區托管班,下午媽媽出去辦事,就讓我在這里,又能學習又能玩?!?1歲的翟家寧說。
走上二樓,非遺展館、社區縫紉鋪、讀書角等功能區映入眼簾,幾位居民在這里制作布藝花朵。內側的展廳里,擺放著他們的編織、剪紙等非遺作品。書法桌上,墨跡剛干的書法作品散發著墨香。
突然,一陣悠揚的琴聲傳來。二樓的琴房里,68歲的田青琳和老伴王偉正在電鋼琴上練習《童年的回憶》。
“我們每天都到社區市民驛站練琴,已經堅持兩年多,感謝社區提供這么好的平臺?!蓖鮽ナ且晃幻と?,到驛站練琴已經成了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老伴為了陪我,教我學習電鋼琴,在市民驛站練琴已經成為我們的‘工作’,風雨無阻。”對王偉來說,每天被老伴攙扶著到社區轉轉,遇見來這里跳舞的居民、到科技館玩耍的小朋友,聽到琴聲和周圍的歡聲笑語,他的世界變得五彩繽紛。
集群式打造讓文化供給多元化
今年以來,銀川市、縣(區)兩級文旅部門注重文化空間的品牌建設與推廣,在創新提升過程中,將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設與本轄區公共場所、歷史建筑、樓宇商圈、旅游景區以及非遺資源、民間故事、現當代藝術等資源稟賦緊密結合,通過盤活存量、創設增量等方式,開展新型文化空間集群式打造,在都市商圈、文化園等區域打造一批融合圖書閱讀、藝術展覽、文化沙龍等服務的“城市書房”“文化驛站”,在旅游景區、非遺傳習場、鄉村旅游示范點建設一批主題功能空間,構建富有特色的文化空間。
“泥哇嗚非遺工坊今年5月對外開放,截至目前已接待游客2000多人。我們還制作了泥哇嗚文創產品,里面有演奏教程,游客和小朋友很喜歡?!辟R蘭縣立崗鎮星光村職業經理人王瑛表示,用這種方式推廣和傳播泥哇嗚文化,共同完成非遺傳承的使命,這也是楊達吾德的心愿。“我們還將建立陶泥、賀蘭硯等新型文化空間,把非遺文化打造為星光村三產的主線,除了做好文化傳承工作,也能夠幫助老百姓在家門口就業和增收。”王瑛說。
鐘書閣寧夏首店2022年落戶銀川建發現代城,2023年銀川第二家店在建發悠閱城開業。鐘書閣現代城店負責人劉貝貝介紹:“現代城店去年接待顧客近40萬人次,銷售額300多萬元,尤其今年暑假,日接待量5000人次左右?!?/p>
賀蘭山天籟藝術村運營總監郭英表示,山邊兒童美術館建成以來,先后組織過首屆賀蘭山兒童藝術節、寧夏兒童美術展及各種主題展覽、藝術營、音樂快閃、系列公教活動和研學游課程等,截至目前,接待游客20萬人次,接待研學團隊近百個,參與研學者達5萬人次。
與傳統文化空間以公共文化場館為載體的建設模式不同,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多設在都市商圈等人群密集區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開放性和延展度。銀川市文化旅游廣電局聚焦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文化需求,融合多元業態,打造了一批空間形態“美”、內容品質“好”、服務效能“高”、運營機制“新”的特色文化空間,推動公共文化服務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
隨著文化供給日益多元化,人民群眾對公共文化空間的需求已從“缺不缺、夠不夠”升級為“好不好、精不精”。銀川市文化旅游廣電局副局長強朝輝表示,從以前公共文化空間很少到現在的“百花齊放”,從以前只是“面子美”到現在的“里子也美”,銀川市在新型文化空間打造工作中,從各美其美到美美與共,真正實現了“城市10分鐘、鄉村15分鐘”的公共文化服務圈建設。
“我們不僅要讓公共文化資源‘動’起來、‘火’起來,也要讓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建’起來、‘用’起來。”強朝輝說,未來,銀川市將持續加大新型公共文化空間的培育打造力度,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生活的美好需求,在鼓勵多元投入、提供精準服務、建立完善機制等方面下功夫,將其打造成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觸摸城市脈搏的平臺、宣傳城市發展的陣地。(記者 張雪梅 見習記者 馬對對 彌 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