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手藝 傳承匠心
閩寧鎮原隆村村民王淑琴和李玉霞制作手工藝品。
自治區非遺傳承人劉亞明在展會現場制作繩編。
磚雕工藝品。
隆德縣溫堡鄉楊坡村村民李西林給泥塑進行彩繪。
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陶瑞珍進行葫蘆刻畫。
非遺和鄉村有著天然的血脈關系。在寧夏,有著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非遺傳承項目,它們充分吸收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依托非遺代表性項目或傳統手工藝,開展生產、培訓、展示、銷售等活動,在促進非遺保護傳承的同時,也帶動了就業增收,促進了共同富裕。
寧夏98項非遺傳承項目中,有58家非遺傳承工坊具備帶動勞動力就業創業能力。截至目前,自治區認定了原州區六盤山摶土瓦塑、隆德縣楊氏彩塑、魏氏磚雕,同心縣尕妹子刺繡,紅寺堡區趙秀蘭刺繡編織,利通區巧兒刺繡和強家老醋坊等15家非遺就業工坊。非遺工坊在有效融入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了非遺“扶志”“扶智”的積極作用。
非遺如何賦能鄉村振興?如何實現共同富裕?近日記者走進楊氏彩塑、魏氏磚雕、編結、工藝葫蘆等非遺工坊進行采訪。
非遺工匠的守與創
“這是我們最近新研發的一款八寶茶包裝,杯式便攜款。”近日,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劉曉虹在她新建的八寶茶文化傳承基地向記者介紹時說。
以黑色為主色調的杯身上,搭配紅色古典人物圖案,類似奶茶杯,卻更顯質感的八寶茶便攜杯,很受消費者喜歡。記者看到,不少游客手捧一杯八寶茶,或三五成群閑聊,或參觀基地內各類茶品。
“古老不代表守舊,要想非遺的技藝、文化傳承好,一定要讓它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劉曉虹說,通過創意設計賦能鄉村非遺,利用先進科技手段,讓這些古老的文化技藝以更現代、更易傳播的方式展現出來,讓更多人能夠便捷地接觸和了解非遺,這樣可以更好地保護、傳承并利用這些文化資源。
為了使傳統八寶茶煥發生機,劉曉虹引入現代科技和管理方法,組建研發團隊,建設了標準化廠房。在傳統的基礎上研發出了多種男女藥食同源草本茶和健康快飲系列,開發了喜壽福祿禮品系列、旅游伴手禮系列、私人定制系列及節日禮品系列。“我們開發出的產品種類多達100余種。”劉曉虹說。
今年,劉曉虹繼2018年建成全國首家八寶茶文化體驗館后,又打造了集八寶茶文化保護、生產、教學、展示、體驗、銷售、研究為一體的文化傳承基地。目前,門店數量已達30余家,吸引全國百余家加盟代理商,年產值超2000萬元。
隆德縣鳳嶺鄉于河村的魏氏磚雕非遺展示館內,磚雕的發簪、手串、擺件、茶具隨處可見。“這些小玩意很受歡迎,這個荷花式樣擺件,被銀川的客人預訂了;這套茶具還沒完工,也被人預訂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卜文俊告訴記者,磚雕原本主要用在古建筑屋頂上的雕花或者院墻里外的裝飾。為了讓它更親民,卜文俊還把這項技藝用于文創產品。“我聘請了4名藝術類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做文創產品的設計制作。”
卜文俊的兒子和兒媳也加入了他的團隊。年輕人的加入,讓這項老手藝煥發出新光彩。“去年以來,我們先后購進了兩臺數控雕刻設備,產量得到很大提升。”卜文俊說,磚雕目前分為手工雕、機雕和翻制雕三類。手工雕售價高、效率低;翻制雕效率提升了,但產品較粗糙,售價低。“自從數控雕刻設備購進后,兒子和兒媳接手,雕刻一平方米用時不到20個小時,售價是翻制的五六倍。”卜文俊說,新設備帶來了高產量,讓他更有底氣去開拓更大的市場。
非遺傳承需要有文化、有能力的年輕人加入,對此,年近七旬的自治區級非遺項目編結代表性傳承人劉亞明深有同感。“我目前有二三十個傳承人,其中本科學歷的傳承人有六七名,博士研究生有兩名。”劉亞明說,年輕人想法多、創意多,做出來的產品更符合當下流行需求。劉亞明說,非遺傳承包括技藝傳承與文化傳承兩個層面。只有讓年輕人融入非遺傳承,非遺文化才能有生命力。同時,劉亞明經常與專業設計師聯手開發新產品,既保留傳統技藝的精髓,又融入現代設計理念,使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推出的腰掛、項鏈、耳環、胸針等新產品頗受市場歡迎。“我的非遺產品不愁賣,目前我們在江西省、湖南省、貴陽市、廣州市等省市都有經銷商。”劉亞明說。
今年,非遺傳承人劉曉虹、卜文俊、劉亞明、陶瑞珍被認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鄉村工匠名師。
截至目前,寧夏遴選認定了100名縣級鄉村工匠、50名自治區鄉村工匠名師和10名國家級鄉村工匠名師,鄉村工匠直接和間接帶動就業達到2000人以上,人均年增收近2萬元。
非遺工坊賦能鄉村振興
翻模、采白、上色,在楊氏彩塑非遺工坊里,工人們按照流程,有條不紊開展著工作。
“村里有40多名村民在我這工作,小工一天130元,技工一天兩三百元。”自治區級非遺傳承人楊賢雄說。隆德縣溫堡鄉楊坡村村民李西林在楊氏彩塑已經工作七八年了,每個月四五千元的收入讓他很滿足。“我常年在這里工作,老伴在村里的溫棚打零工,我們倆一年收入七八萬元。”李西林說。每天坐在桌前調配各種染料,為泥塑進行彩繪,是李西林的主要工作,這份工作不僅能糊口還是他的愛好。“一拿起彩繪筆,心就靜下來了,我非常喜愛這份工作。”從最初對泥塑彩繪的一無所知到現在游刃有余,從小工到技工,李西林現在已經是楊氏彩塑非遺工坊里的老師傅,靠手藝吃飯。
脫貧戶吳歲川目前還在學習階段,雖然技藝不嫻熟,但她和老伴一年在這里打零工也有1萬多元的收入,她覺得已經很不錯了。“這兒的活不累,不用在屋外頭風吹日曬,每天在屋里給泥塑擦擦灰,家里地里的活兒也不耽誤。”
楊賢雄告訴記者,工坊里工作的村民大多五六十歲,都是沒法出門打工的老、弱、婦等剩余勞動力。非遺工坊能讓這些人不耽誤家里農活的同時,還能靠打工掙點補貼,如果手藝學成,收入還會增加。
在魏氏磚雕非遺工坊里,五六十歲的村民也是勞動主力。63歲的村民陳林正和其他村民把燒制好的磚往外拉。“我們這個歲數不好找工作,現在這份工作正適合,家門口干活,掙的錢沒有額外支出,能存下來。”陳林在魏氏磚雕工作10余年了,雕刻、配料、燒窯等工藝大多都會,現在1個月能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
“這是我雕的花壽,用了一上午時間。”村民劉小霞給記者展示她的軟雕作品,自豪又開心。跟著卜文俊學了兩年,現在她也成了一名非遺傳承人。“以前的祖訓是‘傳男不傳女,傳女不傳外’,從傳承到我這一代,我對外放開了,只要有興趣的人,我都愿意傾囊傳授。一家人做不大,全村人一起做,才能有規模有效益。”卜文俊說,他現在有12名傳承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村里的村民。除了帶動村里三四十人就業增收外,卜文俊每年還會給村集體支付3萬元工坊租賃費。
2017年,為了幫助村民們致富增收,劉亞明受邀先后到閩寧鎮原隆村多次舉辦培訓班,為移民婦女教授編結鉤織技能,培訓共計2000余人次。許多人因此受益,改善了家庭生活,特別是婦女們有了經濟來源,精神面貌大為改觀。
村民李玉霞就是當年的學員之一,也是受益人之一。李玉霞肢體殘疾,手腳不便。在接受培訓前,她只能在家里做點家務活,其他工作因身體受限,沒辦法參加。“參加完培訓后,我發現這個活我可以做,不用出門,兩根手指頭也能做,適合我。”手部殘疾讓李玉霞做活兒比一般人要慢很多,但她一有時間就做,一年總也有五六千元的收入。“比起其他人,我掙得不多,但比以前一分錢掙不來,現在的狀況已經很好了。有活兒干有錢掙,感覺自己每天的生活也有意義有價值了。”李玉霞現在是劉亞明的傳承人之一,區內各地有展會時,劉亞明就會帶著李玉霞一起走出家門開眼界,見世面。
李玉霞身體不便,劉亞明只能帶著她在區內轉。王淑琴卻是跟著劉亞明去過甘肅、云南、四川等多個區外的地方。“我一個農村婦女從沒想過能去那么遠的地方,第一次坐飛機也是跟著劉老師。”王淑琴說。
劉亞明覺得,扶貧扶志,想致富增收,思想觀念要改變,所以她會盡最大可能帶村里婦女出去見世面。現在王淑琴也是劉亞明的一名傳承人,主要做滿月活。“我做的滿月活很搶手,一拿到市場很快就能賣完。今年端午節,我把做好的東西拿到銀川賣,9天掙了1200元。”
劉亞明開設了軟陶制作、壁掛、西北刺繡、剪紙、編結、滿月活、手鞠球等多種技藝的扶貧培訓班,開啟了非遺產品訂單培訓,讓移民婦女實現了居家就業。“我們現在開展的也算庭院經濟的一種,村民們來我這兒領料回家做,做好了拿到我這兒領錢。做活的大約有100人,一年人工費用支出有20萬元左右。”劉亞明說。
自治區非遺傳承人陶瑞珍成立了石嘴山市潮湖瑞寶工藝葫蘆種植專業合作社,把葫蘆種植、工藝品創作和穩定就業增收有機結合,開辦葫蘆種植、燙畫葫蘆制作等培訓班,帶領村里的婦女一起種葫蘆、賣葫蘆,帶動周邊280多名脫貧群眾種植葫蘆,年增收1萬元以上。
讓非遺以更多方式融入現代生活
鄉村振興不僅要“塑形”,更要“鑄魂”。傳承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利于更好地構建村民共同的精神家園,展示鄉村獨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個性,增強年輕一代對鄉村文化的認同感與凝聚力,也有助于延續中華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
近年來,我區印發《寧夏回族自治區非遺工坊管理辦法》,從技能培訓、工坊建設、資金扶持等方面加大力度支持非遺工坊的發展,鼓勵支持將非遺傳承人培育成鄉村工匠名師(大師),既促進了非遺技藝保護和非遺文化傳承,幫助群眾學習傳統技藝,也培育了鄉村工匠等實用技能型人才,帶動了群眾就業增收。
“鄉村是非遺發展最好的土壤。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助鄉村挖掘能夠成為他們支撐品牌的非遺文化,將非遺內涵挖掘得更深、傳播得更廣。”自治區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依托自治區非遺保護傳承基地,結合有一定生產規模和實踐基礎的傳統工藝類非遺項目,充分發揮品牌優勢,探索“非遺+幫扶車間+脫貧戶”“非遺+工匠+品牌”等模式,建立非遺品牌帶動車間發展,車間發展帶動培育鄉村工匠的“雙帶動”機制,加大政策資金扶持,對符合條件的非遺就業工坊逐步引導發展成為鄉村工匠名師工作室、大師傳習所,對其帶動能力強、就業人數多、示范效果好的工作室給予一次性獎勵。
通過政策扶持、品牌培育,我區打造了西吉繡女、隆德磚雕、楊氏彩塑、巴鳥麻編等一批叫得響的鄉村工匠勞務品牌,帶動相關從業人員40萬余人,非遺工匠型勞務品牌成為激發創業活力、拉動就業增長、激發內生動力、促進群眾增收、助力社會經濟發展的“金字招牌”。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優質文化資源,在鄉村振興中應該是大有作為。目前,非遺助推我區鄉村振興和發展的潛力還并未充分挖掘。”楊賢雄說,希望政府部門可以推動非遺與鄉村發展的深度融合,可以把非遺文化融入鄉村旅游當中,這樣不僅可以增強鄉村旅游的文化魅力,也可以讓非遺以更多樣的方式融入現代生活。例如,在鄉村打造特色非遺小鎮,引導不同非遺項目融合,如隆德縣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蘊,有多個國家級非遺項目,可以把這些資源整合在一起,開發混搭型的文創產品,開展內容更為豐富的研學活動,為非遺項目在鄉村產業發展中找到自己新的生長點,形成特色產業,帶動鄉村經濟的興旺,為村民共同富裕提供有效途徑。
陶瑞珍說,非遺和鄉村振興是雙向賦能的,非遺經濟價值挖掘得越好,非遺發展得越好,它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也會更加明顯。所以應該探索讓非遺和當地產業有效結合,讓非遺“活”起來、“動”起來、“用”起來,豐富鄉村經濟業態,幫助農民增收致富。政府部門可以搭建平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與高校、設計師等加強合作交流,打造符合當下消費需求的新品牌,支持非遺工坊從“小作坊”向“新工廠”轉變,吸納當地更多村民就近就業,創造“傳幫帶”的有益氛圍和環境,讓更多農戶掌握一門技藝,能夠靠技藝吃飯,讓非遺最大限度融入村民的生產生活當中。(記者 智 慧 馬照剛 張 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