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武口:工業旅游再塑經濟新業態
“醫院、學校、商場、影院一應俱全,一到周末就有很多外地人來游玩、參觀,尤其是紅光市場。”近日,62歲的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石炭井街道居民葛義紅說起曾經的石炭井,記憶猶新。父輩們響應國家號召從山東來到石炭井礦區,加入支援寧夏的建設者隊伍,她跟隨父輩的腳步,先后在礦區食堂、幼兒園工作過,退休后被聘為街道辦環衛站站長。
2002年10月,石炭井區被撤銷,次年8月,大武口區在石炭井設辦事處。
石炭井作為現存最完整的“百里礦區”,有保存完好的礦坑、不同年代的居民住宅區、辦公樓等工礦生活行政遺址。隨著國家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大武口區應勢而動,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盤活閑置老工廠、老運輸工具、老礦區等工業遺存,利用現有工業遺址資源大力發展生態工業文化旅游。充滿時代感的廠房、高聳的煙囪、綠皮火車,加之附近自然景觀元素豐富,有沙漠戈壁、綠洲湖泊,以及大西北的蒼茫遼闊,讓石炭井成了國內獨樹一幟的影視劇取景地。
2017年起,石炭井依托賀蘭山獨特的自然風貌和豐富的工業遺址,著力打造“中國石炭井西部現實主義題材影視拍攝基地”。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的前身是大武口洗煤廠。2019年,大武口區對閑置工廠進行改造提升,將原來的職工活動中心改造成為現在的演藝中心,將原加工車間打造為賀蘭山陶瓷館,將原來的三個洗煤沉淀池打造成寧夏工業紀念館等。位于大武口工業遺址公園內的大武口火車站是盤活老運輸工具——年齡最長的(1972年開通)綠皮小火車的重要站點。大武口區積極對接蘭州鐵路局,自2020年5月1日起,將這列開往汝箕溝的7524/5次列車正式冠名為“石炭井”號旅游列車,不僅能讓老礦工重溫當年的崢嶸歲月,也可以讓年輕人穿梭在賀蘭山腹地體驗慢時光,并近距離感受石嘴山市發展的歷程。
在盤活工業遺存的基礎上,大武口區不斷推動“旅游+”縱深發展,北京電影學院在石炭井掛牌成立“北京電影學院石炭井影視創作實踐基地”。2019年以來,已有《山海情》《我的父親焦裕祿》等40余部影視作品在此取景拍攝,電影《萬里歸途》在全國上映斬獲了當年國慶檔的票房冠軍。目前,《歡迎來龍餐館》《用武之地》兩部電影正在石炭井拍攝。
截至目前,大武口區生態工業旅游再塑經濟新業態,生態工業旅游休閑集聚區被評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推選的以工業旅游為主題的懷舊工業研學游入選“鄉村是座博物館”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被自治區文旅廳推薦申報國家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區建設。大武口區成功舉辦“工業之聲”音樂節、賀蘭山汽車越野文化嘉年華、中國寧夏(大武口)工業文化攝影大展、全國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等大型品牌活動,今年上半年累計接待游客239.58萬人次,實現國內旅游花費5618.63萬元,同比增長16.8%。(記者 蘇 峰 龔依然 何娟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