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寧夏段進入2024—2025年度凌汛期
較多年平均晚2天,較2023年晚3天
2024年12月21日08:41 | 來源:寧夏日報
小字號
12月20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水旱災害防御中心發布信息,當日,黃河寧夏段正式進入2024—2025年度凌汛期,流凌上首位于石嘴山黃河大橋上游6公里,長度25公里,密度5%—10%,較多年平均晚2天,較2023年晚3天。
目前,各級水利防凌責任人和凌汛巡查責任人已提前落實,壓實了凌汛監測預警、巡查值守、涉河項目監管、水利工程調度、搶險技術支撐等各項工作;維護黃河47處水情、工情監測站點,確保凌汛期正常運行。
據了解,自治區水利廳與黃委會、應急管理、氣象部門建立了聯動報汛機制,及時掌握下河沿、青銅峽、石嘴山水文站水位、流量、水溫等數據,研判寧夏內蒙古河段流凌、封河發展變化情況;聯合黃委會現場對黃河沿線工程、在建大橋、在運浮橋的防凌安全進行專項檢查,制定了防凌風險隱患排查整改方案,消除凌汛隱患。目前,河道內30座重點穿堤建筑物已全部完成封堵,拆除2座浮橋;沿黃各地共儲備91萬立方米備防石、6萬立方米四角體和價值約1500萬元的各類物資,建立搶險隊伍25支,落實搶險技術專家93名,做到搶險物資、人員、技術保障到位,并會同內蒙古水利廳共同舉辦了防凌業務培訓班,提升基層責任人履職能力。
下一階段,水利部門將密切關注天氣形勢和凌情發展變化,滾動分析預報凌汛,強化工程巡查,整治凌汛風險隱患,做好隨時應對極端低溫天氣突發險情和災情的各項工作,全力保障防凌安全。(記者 裴云云)
(責編:周航、寬容)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