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實踐優質食味大米產業化開發新路徑
9月7日,位于賀蘭縣常信鄉四十里店村的寧夏廣銀米業優質稻生產基地,微風吹過,延伸到視野盡頭的水稻田里翻起層層稻浪,陣陣稻香撲鼻而來。
“我們通過引進‘夢鄉’和‘香優108’等優質食味粳稻品種,通過不斷試驗種植,讓這些優質水稻在寧夏土地上扎根生長、培育新品。以后,寧夏人也能吃上像‘五常稻花香’一樣的優質食味大米,這將為提升寧夏稻米品質提供助力。”寧夏廣銀米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建文說。
多年來,水稻一直是寧夏的優質糧食產業。得益于黃河水的灌溉,“塞上魚米之鄉”成為寧夏的靚麗標簽。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和消費觀念的改變,人們對稻米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寧夏大米也漸漸在產業化發展中出現優質、特色、高端水稻品種缺乏,特優稻米標準化生產技術研究不足等問題。為提升稻米品質,寧夏早在1998年就啟動了第一期優質米工程,從稻米品種選育、優質種植和優質加工等方面入手開展研究。
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寧夏稻米迎來新的希望。
2019年1月,自治區科技廳啟動實施自治區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東北特優水稻品種引進及產業開發”,由寧夏農科院作物研究所承擔,寧夏廣銀米業有限公司等單位參與實施,針對寧夏大米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優質水稻品種缺少等問題,引進東北等地區優質水稻品種(系)12個、自育優質品系10個,開展優質、特色水稻品種篩選、標準化栽培等研究。
“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我們通過對產量、品質性狀以及適應性的鑒定,篩選出適合寧夏種植的優質、食味、穩產的‘龍稻18’‘松粳22’和‘香優108’‘夢鄉’等優質新品種(系),品質達到國標二級。”寧夏農林科學院農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寧夏水稻產業首席專家殷延勃介紹。
今年9月4日,該項目通過自治區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組驗收,標志著東北優質水稻品種引進與創新利用取得重大進展,將進一步提升我區水稻育種科研水平。
據了解,該項目在吳忠市利通區建立優質稻種子繁育基地1個,在賀蘭縣、吳忠市利通區等縣區與興唐米業等公司合作建立試驗示范區5個,累計示范面積5090畝,生產優質稻谷306萬公斤,帶動企業新增經濟效益213.7萬元,為優質食味水稻在寧夏大面積應用提供了科技支撐。(記者 馬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構建良好教育生態 寧夏教育廳發出“雙減”工作“三封書”
- 人民網銀川9月9日電 (閻夢婕)為深入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精神,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印發了“雙減”工作“三封書”,即《致全區校外培訓機構告知書》《致廣大學生家長倡議書》《全區中小學教師承諾書》,要求各市、縣(區)教育局,寧東管委會社會事務局,廳直屬各中小學校,將《告知書》送達每一個校外培訓機構并簽收,《倡議書》發送至每一位中小學生家長,組織全部中小學教師簽訂《承諾書》,凝聚“雙減”工作共識,構建良好教育生態。 《致全區校外培訓機構告知書》中,明確要求全區各校外培訓機構堅持正確辦學方向,嚴格履行審批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