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專家解讀寧夏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為何頻發
人民網銀川12月10日電(趙茉鈺)人民網寧夏頻道從寧夏氣象局處獲悉,在全球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寧夏近60年來降水,氣溫年代際變化明顯。其中,降水呈波動變化,1970年代至2000初期相對偏少,2012年以來為相對偏多時期;年平均氣溫明顯升高,升溫率(0.37℃/10年)高于同期全球和全國平均水平。隨之而來的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廣發、頻發、強發、并發。
寧夏氣象局相關材料顯示,寧夏地處中國西北地區東部季風邊緣,對全球氣候變暖響應很敏感。受氣候變暖影響,未來寧夏將面對極端旱、澇、高溫、低溫等天氣氣候事件多發、頻發、重發的嚴峻形勢,增強氣象防災減災能力刻不容緩。
近年來寧夏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特點包括,局地暴雨量級大、高溫天氣日數多、低溫冷害程度重。比如,2018年7月22日,賀蘭山銀川至石嘴山段出現百年一遇特大暴雨,12小時降水量達277.6毫米,刷新寧夏有氣象觀測記錄以來的日降水量極值。2020年,寧夏共出現霜凍15日,農作物受災面積1.1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約9.42億元。
今年,寧夏極端天氣氣候事件依然多發。降水方面,時空分布不均,極端“旱、澇”兩極分化加劇;夏季降水偏少,加之氣溫異常偏高,高溫事件增多增強,寧夏遭遇極端干旱。氣溫方面,冬季氣溫呈現前冬極寒后冬極暖的特點,夏季氣溫持續偏高,創1961年以來新高。沙塵天氣發生頻次高,出現時間早,沙塵暴強度強;今年3月15日,出現近20年強度最強、范圍最大的強沙塵暴(最小能見度166米)過程。
今年7月12日下午,銀川市金鳳區正源北街人民巷綠化帶的裸露地表在高溫下已干涸龜裂。李玲攝
據了解,全球氣候變暖加劇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而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使得極端天氣頻率增加、極端性增強。今年8月,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目前全球氣候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化,全球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加強,并發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和復合型事件的概率增加,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將更為常見。
目前,寧夏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正在開展。其中,寧夏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包括了干旱、暴雨、高溫、低溫、大風、冰雹、雪災、雷電和沙塵暴9種氣象災害。
“通過氣象災害綜合風險普查,首先是可以摸清各類氣象災害在寧夏不同區域不同時間發生的規律,讓我們在防災減災救災中能夠做到心中有數。”寧夏氣象局二級巡視員黃峰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