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百萬移民闊步邁向新生活
遷徙,是人類本能的生存手段之一。面對干旱、閉塞、人口嚴重過載的旱塬大山,上世紀80年代,寧夏在全國率先吊莊移民。30多年來,百余萬人陸續從山大溝深的西海固搬遷出來,建設新家園。
從人畜飲水難到自來水入戶,從種雜糧糊口到多元產業漸起,從遠離家人四處打工到洗腳上田家門口就業……百萬移民如破繭之蝶,興業樂業,改寫著命運。
安居樂業漸融入
8月11日,銀川市金鳳區豐登鎮潤豐村,房前屋后草木茂盛,綠意盎然,孩童在廣場上踏著滑板車嬉戲穿行,老人們三五成群有說有笑,一輛輛私家車停在空地……
2017年,西吉縣白崖鄉半子溝村300多戶村民整體移民搬遷到銀川市金鳳區豐登鎮潤豐村。“在老家時靠天吃飯、苦瘠為伴。貧瘠的土地上,只能種土豆和玉米;水窖中,積蓄著從五里地外拉來的生活用水;院子里堆放著冬季燒炕取暖用的牛糞。如今,走進家門,是花香四溢的庭院、干凈整潔的廚衛和一應俱全的現代化家電;天然氣、壁掛爐、太陽能一樣都不少,這日子過得一點不比城里人差。”舉家搬遷到潤豐村的王建國如此描述著今昔生活的差距。
潤豐村還配有幼兒園、衛生室、超市、污水處理和垃圾中轉站,基礎設施完善、公共服務齊全,村民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曾經的夢想成為現實。
從1983年開始,寧夏先后實施了6次大規模、開發式移民,讓123萬貧困群眾挪出了窮窩、換掉了窮業、改變了窮貌、拔掉了窮根,成為寧夏扶貧史上的壯舉。
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我區面臨著如何帶領這100多萬搬遷群眾在共同富裕道路上跟得上、不掉隊,如何建好管好安置區,實現安置區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時代課題。為此,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實施百萬移民致富提升行動”,建立領導包抓工作機制,對5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4個自治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3個移民工作重點縣(區),由自治區省級領導同志負責包抓;對1000人以上的261個移民安置區,分別由省、市、縣、鄉一對一包抓,確保各項工作扎實推進。
提升行動,聚焦“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政策性移民和自主遷徙居民,以人口規模800人以上的大型移民安置區為重點,圍繞解決好產業、就業、社會融入三件事,扎實推進9+1專項提升,加大產業扶持力度、精準落實就業幫扶、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全面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改善優化人居環境、健全完善保障體系、依法加強基層治理、推進精神文明建設、積極推進解決自主遷徙居民問題、創建全國異地搬遷移民致富提升示范區,不斷增強移民安置區內生發展動力和整體發展水平。確保2021年搬遷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高于8%,“十四五”期間搬遷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始終高于全區農村居民平均水平,“十四五”末搬遷群眾人均可支配收入基本達到全區農村居民平均水平。
產業興 移民富
搬遷只是手段,致富才是目的。
“產業興旺是解決移民安置區一切問題的前提。”寧夏鄉村振興局相關負責人說,移民群眾搬出來,不僅僅是為了實現脫貧,還要實現致富奔小康,因此,產業幫扶是寫好移民搬遷“后半篇文章”的關鍵。
中衛市海原縣李旺鎮通過穩就業、強基礎、興產業,讓1967戶8839名異地搬遷群眾在第二故鄉扎下根。“現在住上了新房,水、電、路通到戶,一家人不再為行路、吃水而犯愁。”提起易地扶貧搬遷的好政策,李旺鎮團結村村民羅成武打開了話匣子。移民搬遷至團結村后,2020年,在村里的引導幫助下,羅成武依靠養牛脫了貧,一年收入7萬元,“我們是趕上了黨的好政策,只要人誠實勤快,生活就有盼頭,日子會越過越紅火。”
為了讓移民實現穩得住、能致富,自治區提出,圍繞葡萄酒、枸杞、奶產業、肉牛和灘羊、綠色食品等重點產業,馬鈴薯、冷涼蔬菜、小雜糧、中藥材、黃花菜等特色產業,實行一區一策、一區一業、一區一特,在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土地使用、技術指導等方面給予差異化幫扶支持,促進特色種養業發展。
沿高速公路一路行駛至紅寺堡區,便看到紅寺堡酒莊的招牌在濃密綠蔭中若隱若現。
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土壤透氣等自然條件是紅寺堡區葡萄酒品質優良的秘訣之一。7年多來,紅寺堡酒莊的葡萄種植面積逐漸增長至3000畝,用工量也隨之“水漲船高”。酒莊副總經理唐建民算了一筆賬:酒莊每年務工費約在200萬元,從葡萄藤出土、到修剪、再到采摘,乃至于冬天的冬埋,樁樁件件都需要人工。
“旺季,每天園子里大約有200多名工人。”唐建民說,工人分兩種,一種是臨時雇傭,按天或按月結算,每天工資110元到120元。一種是固定工人,經過培訓后月工資大概在3000多元。但不管是哪類工人,大多是周邊移民。
自2009年9月經國務院批復設立,歷經近20年艱苦創業,譜寫了“沙丘起高樓,荒漠變綠洲”的生態建設壯歌,如今的紅寺堡區不僅把荒原戈壁孕育成萬畝“綠洲”,而且依托葡萄酒產業發展、勞務輸出等產業,移民們不僅實現脫貧,更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愈走愈穩。
家門口就業幸福滿
移民搬遷后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穩定就業,提高搬遷群眾在安置區內的就業率,首先要深入挖掘就業崗位。我區在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方面,高度重視微工廠在移民安置區發揮的作用,把加工企業建到村口,把就業崗位送到門口。
平羅縣廟廟湖村是寧夏“十二五”生態移民安置點。2013年以來,西吉縣陸續有7000余名群眾搬遷至此。為確保移民搬遷后能夠穩定增收,平羅縣與寧夏中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深入合作,大規模推廣新品種和新技術,確保戶戶有產業,家家有收入。
廟廟湖村村民班永霞告訴記者,自從成了寧夏中青大瓜菜研究所瓜菜大棚里的產業工人,日子過得比蜜甜:“在大棚里種瓜,每月工資兩三千元,再加上其他收入,不僅自己能掙錢,還能把家顧上,咱現在的日子和這哈密瓜一樣甜!”
生活環境好了,交通便利了,村民們有了底氣。
“現在年紀大了,重活做不動,正好趕上國家的好政策,有時間在家門口就能做點活,不僅打發了時間還能掙點生活費。”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濱河家園5村的海秉秀笑著告訴記者。
百萬移民從缺水、閉塞的大山深處,搬遷到近水、沿路、靠城的新家園,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如今,寧夏百萬移民正昂首闊步邁向新生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