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推進先行區建設丨寧夏中衛市:打造先行市 追趕新機遇
塞上江南——中衛。中衛市委宣傳部供圖
素有“塞上江南”、“星星的故鄉”等諸多美譽的中衛,是黃河潤澤的一顆明珠。從大漠里的云產業園區,到建設正酣的奶牛基地,如今,這片土地上不斷涌動著新的活力。今年以來,中衛市聚焦“1234567”總體工作思路28項重點工作,落實“6+9”重點工作推進機制,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市。
“上半年,中衛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2.9%,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11.4%和12%,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超半’目標,為建設先行市打下了堅實基礎。”中衛市委書記何健說。
新修建的衛民黃河大橋。中衛市委宣傳部供圖
項目建設 匯聚發展引力
施工機械在轟鳴聲中運轉,工人們在工地上揮汗……連日來,寧夏中衛光明牧業萬頭奶牛養殖基地里,項目建設正如火如荼地推進,數百名建設者爭分奪秒搶工期。
“牛舍采用熱鍍鋅鋼結構,以提高使用年限,建成后采用中央廚房集中飼喂,極大提高工作效率,糞污處理采用刮糞板直通固液分離大棚,干濕分離、沼液還田,可實現綠色健康發展。”光明生態智慧牧場有限公司品控部工作人員周妍媛說。
談及項目為何選址中衛,光明生態智慧牧場場長楊文杰告訴記者,中衛地理位置優越,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降水少,空氣干燥,能有效抑制細菌滋生,有利于奶牛健康養殖、保障飼料品質。牧場落戶中衛,讓這里走出一條高端化的奶產品發展路子,未來,還將打造出寧夏的奶源標桿。
奶牛基地建設正酣,但更多的工程項目已經建成。來到中衛市高鐵南站,向遠處眺望,一邊是綠樹成蔭的現代城市群,一邊是群山偎依的中的高鐵線,建成不久的衛民黃河大橋則橫跨黃河兩岸,秀美壯麗,讓天塹變成通途。人們三五成群地走上大橋觀景平臺,紛紛在這里打卡留念。
今年6月,歷時3年建設而成的衛民黃河大橋正式通車。這是一座集公鐵聯通、人車暢行、旅游觀光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化大型公路橋,通車一個月以來,日均車流量約7000輛次,開辟了中衛開放發展的新通道,方便了黃河兩岸經濟聯動,推動著中衛融入黃河幾字彎都市圈。
走過繁華的大橋,進入安靜的角落,更多變化正在悄然發生。走進中衛工業園區,一座座大型白色廠房顯得格外耀眼。進入廠房,并沒有機器轟鳴的聲音,一臺臺數據儲存器在安靜地工作,這就是中衛市西部云基地的云計算數據中心。
走進美利云中衛數據中心儲存機房,一排排兩米多高的支架上,機器正在嗡嗡作響,機柜里密密麻麻的硬盤不斷閃爍著綠色微光,這些正在運作中的“最強大腦”正是中衛轉型發展的推動力。“風冷系統最高降溫達到十多攝氏度。”數據中心運維工程師張亞挺說,采取多段過濾方式的中心風冷系統技術,還能起到加濕、吸附粉塵等作用。
今年以來,中衛市釋放優勢,力促亞馬遜、美利云、中國移動等6個數據中心擴容增量,西部云基地服務器裝機能力達到60萬臺;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實體化運行,獲批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國家樞紐節點,中衛成為了全國唯一雙節點城市。
保護生態 經濟轉型升級
碧水藍天、綠樹成蔭、水鳥成群……在小湖、千島湖濕地公園,蘆葦茂密叢生,空氣中飄散著淡淡的蘆葦清香,水鳥在湖面上棲息覓食,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面,濕地與沙漠形成鮮明對比。
為深入推進濕地保護,近年來,中衛市積極籌措資金,爭取國家、自治區濕地建設項目,實施了以濕地保護及恢復為主的中衛市濱河、沙漠濕地保護示范工程建設項目。通過退耕還湖、營造護堤林、疏通渠道等措施,建立了多處濕地保護站、鳥類棲息生境島等。截至目前,全市濕地面積達52.7萬畝,森林面積達518萬畝,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26.52平方米。
控源截污、入河排污口整治、清淤疏浚、排灌分離,通過多種系統治理措施,如今中衛市的一條條“龍須溝”已變身景觀河。近幾年,中衛市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擺在突出位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全面打響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植綠增綠“三個大會戰”,持續改善生態環境。
沙美、水秀、山奇、空氣清新,生態的保護讓中衛獲得了“沙漠水城”的稱號,也吸引來越來越多的游客。
距離市區30公里處,一抹“白帆”將黃色的沙漠和蔚藍色的天空串聯起來,勾畫了一副靜謐、浪漫的畫卷,而那抹“白帆”正是占地兩萬多畝,分兩期建造而成的大漠星河營地。
“我們是被網友的旅游攻略吸引來的。這是我們第一次到沙漠里玩,白天體驗了很刺激的滑沙、沙漠越野項目,晚上安安靜靜地躺下來數星星,大人和孩子都感覺很美妙。”來自福建的陳先生說。
大漠星河營地運營總監劉惠玲告訴記者,大漠星河營地一二期已完成投資7000萬元,主要建設供排水、供電、道路、停車場等基礎設施以及時光寶盒、帳篷酒店。接待中心建筑面積近2000平方米。“充分發揮市北部騰格里沙漠優質旅游資源優勢,構建以酒店產品為載體的旅游度假新模式,‘為一座房,赴一座城’,這是我們的宣傳理念。”劉惠玲說。
今年以來,中衛市加快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市創建,全力鞏固新的經濟增長極。黃河宿集二期、中寧黃羊古村落、大漠星河沙漠旅游等項目建成投運,1月至7月,中衛全市共接待游客559.71萬人,實現旅游收入35.7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89.7%和58.1%,較2020年同比增長95.6%和103.1%,不僅旅游業態進一步豐富,中衛旅游知名度和影響力也得到提升。
在沙坡頭區迎水橋鎮衛生院,村民在微醫云巡診車前等待體檢。中衛市委宣傳部供圖
十件實事 “急難愁盼”出實招
今年初,中衛市發布2021年十件民生實事,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以實施“四大民生提升行動”為抓手,持續加大民生投入。
進入中衛市沙坡頭區的一輛巡診服務車,車內的設備令人目不暇接:三分類血球儀、移動B超、12導心電圖機、眼底相機、胎心監護儀、電子血壓計、醫用離心機、氧氣瓶、折疊擔架……像是一家小醫院。
這是中衛實施“互聯網+醫療健康”的寫照,近幾年,中衛開展全民健康水平提升“十大工程”,著力打造醫療智慧示范市,目前已建成智能分組診療平臺遠程系統,開通市、縣、鄉、村四級互聯網門診。如今,隨著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落戶中衛,中衛市智能家庭醫生簽約系統功能進一步完善,截至目前,已完成簽約20.6萬人,服務226.9萬人次。
“全面推進民生實事,既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體現,也是補短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抓手。”中衛市市長馬洪海表示,中衛將按節點推進、按目標達效,確保將自治區確定的十個方面、市上確定的十件民生實事落到實處,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