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先行區丨寧夏自然資源廳:探索“生態修復十產業導入”的“寧夏經驗”
人民網銀川11月24日電 (趙茉鈺)村民家里來了豹貓和草原雕兩位“特殊的客人”、六盤山的豹子吃胖了、“鳥中大熊貓”黑鸛現身沙湖水域……近期,媒體報道寧夏生態系統持續向好的新聞層出不窮,這得益于寧夏近年來生態治理的扎實推進。為了推進先行區建設,寧夏又將在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和國土空間規劃管控方面實行什么舉措?
黑鸛在沙湖東部淺灘水域出現。岳昌鴻攝
11月21日,寧夏召開先行區建設第六次推進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關系到寧夏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寧夏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馬波介紹,寧夏自然資源廳落實“四水四定”要求,把先行區建設戰略部署,以及“五個區”戰略定位和“一帶三區”總體布局,貫徹到區市縣三級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空間,推進各級國土空間規劃和三條控制線上下貫通落地。
在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方面,寧夏自然資源廳將持續鞏固提升賀蘭山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成效,扎實推進“三山”生態保護修復專項規劃落地實施,2022年實施項目34個,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國土綜合整治40萬畝,保護修復濕地22.5萬畝,營造林150萬畝。跟進對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重大工程規劃,爭取六盤山保護修復項目納入國家支持范圍,加快創建賀蘭山、六盤山、羅山國家公園。制定鼓勵和支持社會資本參與生態保護修復的實施意見,復制推廣源石酒莊模式,推進賀蘭山采礦退出區、六盤山移民遷出區“生態修復十產業導入”試點,探索黃河流域生態保護修復的“寧夏經驗”。
多彩賀蘭山。寧夏文旅廳供圖
“在管理礦產資源方面,寧夏自然資源廳將實施生態礦山建設工程,夯實綠色發展基礎。”馬波表示,加強源頭管控,把礦業權審批與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全面掛鉤,不在生態保護紅線等禁采區設置礦權,2022年起禁止新設露天煤礦,最大限度減少礦產資源開發對生態環境的擾動。加強過程管控,落實“邊開采、邊治理、邊恢復”和階段性驗收機制,嚴格監督礦山企業履行生態修復責任,2022年底全區142家在建在用礦山全部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加強執法監管,嚴厲打擊礦產資源領域無證開采、越界開采、破壞生態等違法違規行為,保障黃河寧夏流域水清河晏。
此外,開展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國家試點,摸清自然資源資產家底,理清管理職責邊界,把保護利用責任落到實處。加強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推行“一地一碼”管理和六級“田長制”,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深化土地權改革,化解農村確權登記遺留問題,推行彈性年期、標準地等靈活供地方式,持續開展新增耕地和建設用地指標交易,完成全區土地二級市場、農村土地市場交易平臺建設,強化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管理,確保每年盤活低效土地20%以上,單位GDP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3%以上。嚴控“兩高”項目用地,對不符合產業政策的項目不予辦理用地審批手續,嚴禁在黃河干流及主要支流1公里范圍內布局“兩高一資”項目,以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今年春耕時,葡萄種植工進行葡萄藤出土展藤。人民網 高嘉蔚攝
馬波表示,實施黃河流域地災防治工程,構筑綠色安全防線。落實構建抵御自然災害防線總體要求,全面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2022年底完成全域15萬、2023年底完成城市區1:1萬地質災害風險調查評價,精準劃定風險防范區。建成區市縣三級地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分區分類實施地質災害治理工程20個,重要隱患點智能化監測項目30個,實現隱患點群防群測、技防技控、聯防聯治全覆蓋,及時防范化解地災風險,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